首页

湘香女王观看

时间:2025-05-29 04:27:48 作者:青海举办首届高校设计学专业毕业作品联展 浏览量:11239

  中新网杭州9月20日电(曹丹)杭州西湖,北山街84号大院内,一片青砖小楼在浓荫下静静地伫立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——“五四宪法”就在这里诞生。

9月19日,“五四宪法”历史资料陈列馆前。曹丹摄

  70年前的今天,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。因其在1954年颁布,史称“五四宪法”。

  “为了起草这部宪法,毛泽东主席和起草小组在西湖边度过了77个不眠之夜。”19日,“五四宪法”历史资料陈列馆(下称“陈列馆”)党支部书记魏凌俊介绍,这部在最美丽的西子湖畔完成的宪法,因此有了一个浪漫的名称——“西湖稿”。

  踏着台阶拾级而上,仿佛步入了时光的隧道,不觉间来到了70年前。一段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历史,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
  “这里就是‘西湖稿’起草期间,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。”魏凌俊站在复原陈列的主席办公室内,指着一张长长的方桌介绍,“桌上叠放着苏联、罗马尼亚、法国、印度等各国的宪法单行本,都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广泛阅读和研究的,为的就是博采众长,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宪法”。

“西湖稿”起草期间,毛泽东的办公室。曹丹摄

  除了当年起草小组使用过的桌椅家具外,馆内还陈列着毛泽东批改宪法草案的手稿、北京杭州两地往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的书信、毛泽东在起草宪法草案期间留下的《看山》《莫干山》《五云山》等诗篇……

  70年前“五四宪法”的诞生历程,因这些文物与史料细节变得格外生动。

  “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杭州起草,是杭州人民的幸运和骄傲。”魏凌俊自豪地说。

  据介绍,陈列馆自2016年12月4日正式建成开放以来,累计接待人数超240万人次,其中,青少年观众总人数超58.6万人次。

 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故事,为何深受青少年观众青睐?

  一方面,陈列馆内完整地展现了“五四宪法”从起草、讨论、通过到实施的“诞生”全过程,吸引观众走进来一探究竟。另一方面,陈列馆依托“宪法十进”活动,积极地走进企业、学校、社区和乡村,开展活动超600场次。

  “去年年底,我们创新开展‘国旗进校园’活动,把2014年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带去了同学身边。”谈及去年12月,国旗入藏陈列馆时的场景,魏凌俊难掩激动之情。

  “国旗是国家的象征,也是宪法文本的重要内容。”魏凌俊表示,“同学们佩戴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。我们带领他们轻轻抚摸国旗,希望通过指尖传递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,让宪法从文本走进生活。”

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。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“五四宪法”起草过程中的繁忙工作与简朴生活,在历史中看见过往,有助于其自觉维护宪法权威、捍卫宪法尊严、保证宪法实施。

  每次活动结束时,陈列馆的工作人员都会询问大家:宪法像什么?

  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想象力:宪法就像一把无形的巨伞,时刻保护着我们;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它就像空气、水一样,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;宪法像一面高扬的旗帜,引领着国家前进的方向……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吴印咸生前秘书、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张振光结合跟随吴印咸工作的经历和体会,介绍了吴印咸用镜头记录时代、著书立说投身摄影教育、谦逊平和待人的事迹。

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赵乐际主持

台湾画家李贤文当天在台北凤甲美术馆举办展览,用水墨画展示了南投九九峰从“九二一”地震后的荒山裸岩,到如今碧翠复育的景象。他表示,地震造成的创伤触目惊心,希望人们记住那段历史。(完)

长春中医药大学推出野山参智能分级辅助鉴定系统

报告称投资者、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

盛秋平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,本次消费月采用“1+4+N”的形式,即聚焦1个精品首发季、4大消费领域,举办N场消费促进活动。其中,精品首发季将组织国际精品、本土新品、国货潮品、中华老字号产品等举办首发首秀首展,依托进博会、广交会等重点展会集中组织新品首发。

重庆:老旧社区变身艺术街区 50件艺术作品“上墙”

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。获奖理由:“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”。代表作品有《长日将尽》《别让我走》《被埋葬的记忆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